一群老朋友已經好長時間沒有活動了,有一天Tracy 在微信圈里發了幾張圖片,問大家這個聚會地點如何,引得眾人一片贊成。周日上午大家在廈門萬石植物園門口集合,當天的目的地是植物園里面的“滴水山房”。 由于大家都沒開車,進入植物園后就一路步行上去,途徑“雨林植物區”,再繼續往前行走一段路,終于來到“滴水山房”門口。第一眼印象還不錯,有幾分日式庭院的模樣,地上鋪了碎石。 入門的走道也挺有創意的,用老石磨和鵝卵石鋪就。 旁邊的花園燈古色古香 穿過大門,見到滴水山房的主體建筑,一幢由舊建筑改造而成的白色房子。設計師很聰明地去掉所有朝外的墻體,全部改為落地玻璃,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山景。個人感覺如果建筑不是這么現代化,古樸一點效果會更好。 特別喜歡地上的這個八卦圖,由小鵝卵石鋪成,光著腳按摩腳底非常好。 園子里播放著古琴曲,慢慢拾階而上。階梯旁有許多小石槽,里面養著水生植物,既防止游客跌落,又美觀自然,看得出設計者還是挺用心的。 這一帶原來叫滴水巖,這里又叫滴水山房,景觀自然少不了水流。 人造流水景觀 大廳的裝飾是充滿禪意的佛系風格 站在陽臺往下望,水邊的茶座是個好位置,可以360度觀山景。 這是山房里面的房間,布置得非常雅致。 隨處可見的茶具與插花,透露出一種簡約美。 這個茶室位于主建筑外面,屋頂與外墻都使用了玻璃,既透光也防蚊蟲。 角落自然裸露的巖石,保留了幾分野趣。 茶席 茶室小角落的擺設,古樸自然。 山房里隨處可見精美的茶具 窗外的自然景觀仿佛一幅畫 參觀完后,大家坐在大廳里喝茶聊天,一邊欣賞外面的山景。 服務員穿著寬松的白色棉麻衫,坐在對面為我們烹茶。 用古色古香的壺燒水 午飯就在山房里面吃,選了養生小火鍋套餐,每人一只小火鍋自己涮,干凈衛生。食材新鮮自不必說,擺盤還特別講究,色香味俱全。仔細看發現有些盤子還是“萬仟堂”的瓷器,價格不菲,居然用來盛菜,挺下本錢的。 第一次見到用青釉色的蓮花香爐盛南瓜濃湯,眼口一起享受了。 這是蝦滑,每人一小杯。 下面這道菜一邊是龍爪菇,一邊雞腿菇,中間是野菜,都可以燙著吃。 這一道是什么忘記了 每人一小口飯也是極盡精致 每人一小團手工面 第一次喝到木耳汁,每人一小杯。 精致的擺盤令人賞心悅目 大家吃得很盡興,直夸年輕帥氣的主廚手藝好。吃罷已是午后,大家到戶外的茶亭里喝茶。 服務員依舊坐在對面為大家沏茶,同行的那幫茶仙們紛紛掏出自己帶的好茶來。 茶亭的對面望下去就是剛才看到的那個八卦圖,飲茶間有兩位美女游客分別坐在魚眼上擺拍,我眼疾手快,用手機拍下了這張養眼的照片。 以上是我第一次去“滴水山房”,后來又有一次老同事聚會,原來的老板要請客,再次選擇了“滴水山房”。這次不再是夏天而是12月底,那天天氣非常好,陽光明媚,我們再次來到“滴水山房”。 雖然是冬天,但景色卻是一派秋日的模樣。 石頭上有漂亮的紅色爬藤 水邊的景色比夏天還美 山房內部的裝飾有了一些變化 這次是原來的美女老板請客,不再吃養生火鍋,而是點菜。 十二道菜的大餐,美味可口! 吃完飯,大家到山房附近去看一株紅葉樹。 這株紅葉真是美極了,滿樹紅艷艷的,在廈門很難看到這么美的紅葉。 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嬌美 山路上紅葉滿地 老同事相聚本來就特別開心,大家紛紛在紅葉下拍照留影,我也單獨來一張。 真是冬日里的一抹紅!吃過飯,喝過茶,紅葉也賞過了,大家慢慢步行回去,真是愉快的一次聚會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