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小紅書有一個網友吐槽了自己的工作,結果實在讓人羨慕。 很多人說:建議走出舒適區,讓我來。 這個話題#月薪1.8W但毫無意義的工作你愿意做嗎#也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一,當日閱讀高達5.9億。 1 崗位潛在價值 這個崗位看起來工作內容非常簡單,是外資企業的小助理,月薪18K,主要職責就是預約會議室、插畫、訂餐、處理快遞等。 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崗位沒有成長空間,也沒問題,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沒有毛病,確實成長空間不大。 但我想起了一個案例,之前輔導過一個同學年薪大概60W,她的崗位是政府關系。 簡單理解,就是手里的資源,可以幫公司獲得一些合作資源,為公司賺取更大的利益。 這個同學年紀不大,大概28好像,但這個崗位薪資確實讓很多人羨慕,并且不是在一線城市。 所以回頭看,這個18K的崗位,真的只是做助理工作嗎? 還是這個同學背后,有一些資源,或者關系,可以讓公司達成更好的收益,所以安排在這樣比較清閑的崗位? 像電視劇里,董事或某個高管的孩子? 不然,明眼人都知道,這樣簡單的活,其實值不了18K,定薪資的人,不會做賠本生意。 2 前途比錢重要? 拋開前面提到的,這個同學沒有關系,確實靠自己找到這樣18K,又舒適清閑的工作,那么真的像網友說的,要逃離舒適區,去找其他機會嗎? 分情況考慮,如果同學家境還不錯,或者不差,確實要尋找更好的機會,更好的發展。 如果家境一般,甚至比較差,那18K的薪資,相信不論在哪座城市,都算是不錯的收入水平。 那為什么不先茍著,多拿幾個月,多存點錢,考慮改善一下家庭情況,再換新的機會? 不是茍很久,而是做利益做大化的決定,去獲取短期最大收益。 因為這樣確實看起來沒多少意義的工作,干個一年半載,對于職業生涯影響并不是致命的。 起碼在我看來,半年一年,影響不大,只要個人背后有努力即可。 3 騎驢找馬才是最優解 這樣的崗位,其實適合手里缺錢,短期干一段時間攢點錢,并且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,會是最優解。 例如這樣的崗位清閑,那么上班時間是不是可以做點自己的事情? 如果擔心被監控,下班時間是不是OK? 因為上班沒有被過渡消耗,回家是有精力干其他事的,不像很多在大廠卷的人,在公司就已經被榨干了,回家只想躺平,如何做自己的事情? 所以如果有機會,對于這樣的崗位,盡可能去往外延伸。 明知道是一個無法持續的崗位,那么就在拿著豐厚報酬的時候,去學其他更有價值的事情,離職以后,可以獲得更高的薪水。 至少,不至于像很多人想到的,舒適區、躺平廢了、辭職后失業之類的。 拿高薪,干自己的事,不香嗎? 朋友圈里同學倒說了個最合適的:待著,干自己的事,生娃休產假,然后產假結束離職! 簡直完美!!! -End- 事情從兩面性去考慮,尋找最有解決方案,或者看起來是最優的。 也許很大可能,這個同學提供的信息,是不完整的。 想想哪個老板,會給這么簡單工作提供這么高薪水?背后是否還有其他價值? ![](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