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海泛舟,人間清歡
如果來大理旅行,那么你一定不要錯過周城,這里既是云南最大的自然村,也被譽為“白族扎染之鄉”。這里居住著的上萬名白族居民,家家戶戶都有染缸,家家戶戶都會扎染,每當出太陽的日子,扎染好的布料在院落里迎風飛揚,與白族傳統民居交相輝映,是蒼山下最絢麗的那抹藍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,是在周城最能完整了解和體驗扎染的地方,在白族阿婆的幫助下,我在這里扎染了我人生里的第一條裙子,而它也是我所有裙子里,最喜歡的一條。01. 何謂扎染? 扎染,古稱“絞結”,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工藝。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,染料主要是植物藍靛,云南民間俗稱“板藍根”。據史書記載,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染織之法。唐貞元十六年,南詔舞隊到長安獻藝,所著舞衣“裙襦鳥獸草木,文以八彩雜革”即為扎染而成。明清時期,洱海白族地區的染織技藝已到達很高水平,出現了染布行會,明朝洱海衛紅布、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時的暢銷產品。如今的扎染工藝,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、絞扎、浸泡、染布、蒸煮、曬干、拆線、漂洗、碾布等。 其中主要有扎花、浸染兩道工序。技術的關鍵是利用扎縫時的寬、窄、松、緊、疏、密的差異,造成染色深淺不一,形成不同紋樣的藝術效果。02. 一條裙子的誕生 在支付350元現金后,我從貨架上挑選出了一條我喜歡的款式 —— 白色背心裙。緊接著,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,敲定了我想要扎染的圖案,兩朵五瓣的花花。在把圖案印到布料上以后,便來到了扎染最重要的一步——扎花。扎花,又名扎疙瘩,即在選好布料后,按照花紋圖案的要求,在布料上分別使用撮皺、折疊、翻卷、擠揪等方法,使之形成一定的形狀,然后用針線一針一線地縫合或纏扎,使其扎緊縫嚴,讓布料變成一串串疙瘩。我因為是需要把花的圖案給印到布上,所以采取的是“先縫邊,再扎花”的方式。縫邊是我自己完成的,方法很簡單,縫平針即可,同樣需要一些耐心;扎花則是由一位有著30多年扎染經驗的阿婆幫我完成的。在扎好花花以后,她又在布上替我扎出了兩個小圓點,作為裝飾用。 浸染,即將扎好“疙瘩”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,再放入染缸里,或浸泡冷染,或加溫煮熱染,經過一段時間后撈出來晾干,然后再將布料放入染缸浸染。如此反復浸染,每浸一次色深一層,即“青出于藍”。縫了線的部分,因為浸染不到,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紋圖案。又因為人們在扎染時針腳不一,浸泡時間長短不一,所以染出的顏色會帶有一定的層次性,各有特色。先帶上手套,穿上圍裙,然后拿起浸濕的布,放進大染缸里,洗呀洗呀洗。也許因為是純植物染料,在染的時候,一直有聞到一股臭臭的味道,她們說是板藍根發酵后的味道。在染得差不多了以后,就要把布料拿出來,放進干凈的水盆里,把上面多余的染料洗掉,她們說這是在漂洗和定色。這兩步都完成以后,便是放到洗衣機里甩干,曬起來等著穿了。03. 周城栽秧節 在等待晾曬的時候,白族大姐把我拉到了一旁說,反正要將近2個多小時,你與其在這里等著,不如去看看咱們村里的栽秧會,就這一天。抱著半信半疑的想法,我來到了周城的村頭,那整叫一個熱鬧,姑娘們頭戴“風花雪月” —— 垂下的穗子代表風,艷麗的花飾代表了上關花,帽頂的潔白是蒼山月,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,身著白色服飾,上有紅色花朵刺繡圖案;小伙子們則以白色/藍色包頭纏繞頭部,身著白色對襟上衣,外套黑領褂,下身著寬筒褲。除了穿得好看,活動也很精彩,我去的時候,民間藝人們在打擊樂的伴奏下,跳起歡快的插秧舞,旁邊還豎立著五顏六色的栽秧旗。最有趣的時候,她們唱著唱著,又來了一群人,手里抬著竹編的大盤子,里面是各種各樣的食物,有酒有肉,有菜有米飯。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祭神的,結果他們直接把吃的放在了我面前,周圍的大叔大爺大娘們,一下子就圍坐了過來,敢情這是在吃壩壩宴呢~ 因為是外鄉人,又是游客打扮,實在是不好意思和他們一起坐著吃,于是,在他們道別后,我便著沿著道路,繼續朝著村子里走了~04. 百年周城 周城雖然是從行政單位上來看,只是一座村子,它卻和我去過的村子都不一樣:密如蛛絲的石板路、清涼的泉水順著七拐八拐的街道流淌,古樸而幽靜。巷道兩側一幢幢白墻青瓦樓房,是周城白族的傳統石墻木土結構建筑,“大理有三寶,石頭砌墻不會倒”是這種建筑特征的寫照。北廣場還建有一磚木結構的古戲臺,建于光緒二十一年,坐東朝西,高2米,歇山頂抬梁式建筑,掛有邑人段凌云撰嵌字聯:周常演文,禮樂宏模新景運;城時習武,弦歌稚化慶升平。古戲臺正對兩棵大青樹,這里是每日下午集市貿易的地方,每逢火把節,大理周城這里豎起巨大的火把,成了慶祝演出活動的地方。我去的時候,賣水果的、賣菜的、賣肉、賣日用品的、賣節慶用品的……叫賣聲、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,與喜洲古鎮的安寧祥和,形成了相當鮮明的對比。而作為扎染之鄉,在周城,從10多歲的小女孩,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,人人都會扎布,每逢出太陽的時候,人們還會把扎好的布料,掛在外墻上、院子里晾曬,看著非常治愈~
05. 游覽tips - 交通:在大理北客運站和雙廊均有旅游專車直達周城;距離喜洲古鎮僅5公里,建議打車前往;
- 璞真扎染博物館前面是展區,后面是體驗作坊,體驗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不等,我體驗的是背心裙,價格是350元,從付款到穿上身共用了4個小時,建議至少留出半天時間;
- 中午飯可在周城內解決,出博物館,往牌坊方向過馬路,轉右,有一家吃炒菜的館子,價廉物美。
- 買桌布、衣服、圍巾的記得砍價,價格比外面的普遍要貴一些,但說是純植物染料;白色面積越多,工藝越復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