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》里有一句話說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,智者語遲,愚者話多,人不貴在牙尖嘴利,而貴在耳聰目明。” 有能力夸夸其談的人,未必真的有能力,說出口的話可能只是逞一時之氣的謊言而已,而默默無聞的人,未必真的沒有能力,也許只是一種低調的生活方式而已。 有句話說:“禍從口出。” 由此可見,并不是每一個夸夸其談的人都是聰明人,當你說了不該說的話,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,那么,你的好運氣就到頭了。 一個人往往是缺少什么,才會不斷炫耀什么。就好比說,一個沒什么能力的人,會整日把自己的一點小成就怪在嘴上;一個不夠聰明的人,會整日炫耀自己的那一點聰明勁。 真正聰明的人,往往不多言。 01:不多言,是為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知道你們平常是否有這樣的經歷: 在你專注于一件事情的途中,有人找你聊天,哪怕僅僅是聊了十分鐘,在接下來的過程中,你的效率往往會持續低下去,尤其是經歷了一段有趣的聊天以后。 說白了,當你的精力被分走了以后,你的效率一定會下降。 歌德說:“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,騎上這匹,就會丟掉那匹。聰明人會把凡是能分散精神的要求置之度外,只專心致志地學一門,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。” 在哪一方面上投入越多的精力,往往意味著這個人能在哪一方面上會有所成就,當你的精力太過于發散,你注定平平無奇,畢竟,三分鐘熱度,就是在浪費精力。 而一個人如果總專注于炫耀自己,一個人如果總沉浸于無意義的聊天上,那么,他的精力就會被消耗,他的時間就會被浪費,長期以往,他就只能原地踏步,得不到任何成長。 真正聰明的人,往往不多言,是因為他們懂得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,不會為了毫無意義的事情爭辯,不會為了無關緊要的人浪費時間。 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若總是將時間花費在其他事情上,那么,留給自我成長的時間就會大幅度減少,就注定不會有所作為。 02:不多言,是因為謙虛 牛頓說:“謙虛對于優點猶如圖畫中的陰影,會使之更加有力,更加突出。” 越聰明的人,越明白這個道理,所以,他們的優點才會被刻畫得更加鮮明,從而贏得別人的尊重,從而獲得事業上的成功。 都說,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。 不管是你還是我,都只能一直走在不完美的路上,朝著完美前進,因為這世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完美可言。 盧梭說:“偉大的人是絕不會濫用他們的優點的,他們看出他們超過別人的地方,并且意識到這一點,然而絕不會因此就不謙虛,他們的過人之處越多,他們越認識到他們的不足。” 沉下心來,才能保持自己的謙虛,才能看清自己的優缺點,從而不斷調整行動的方針,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足。 而不多言,才能沉下心來。 喜歡夸夸其談的人,很容易在炫耀自己的同時得罪別人,而懂得謙虛的人,在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,不會在言語上給別人帶來壓力,所以,他們更容易得到別人真心的尊重。 真正聰明的人,往往不多言,是因為他們懂得謙虛,憑實力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。 俗話說:“蠢人多話,智者少言。” 很多時候,如果你不知道該不該說,那就最好別說,因為逞一時之強的后果并不是你能承擔得起的。 很多時候,如果你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,最好多做事,少說話,因為光說不做只會讓別人看不起你。 真正聰明的人,往往不多言,而是專注眼前事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。
|
|